最近一直有关于中国互联网进入下半场的说法——入口之争已经结束,整个行业似乎缺乏大的机会。作为先后在中美互联网公司从业的人,我从技术领域浅谈一下看法:在产业信息化这条路上,中国其实才刚揭开帷幕。接下来的10-20年内,虽然入口和模式创新变得越来越难,但行业内深层的信息化却存在巨大的机会,许多新兴公司可能逆势而起。

对比一下中美两国的互联网历史进程,可以看出双方的区别。中国和美国在面临互联网浪潮的时候所处的状况完全不同。90年代末,美国大部分产业已经实现托拉斯化,残酷的竞争使得每个行业仅存在少数几个寡头。这些托拉斯的管理经营效率、信息化的程序相当高。而反观中国,80年代才开始改革开放,在互联网浪潮袭来之时,中国的许多产业还处在中小企业林立,信息化程度很低的状况。

以电子商务为例,在互联网产业兴起之前,沃尔玛已经发展长达40年,它的信息化程度是相当高的。除了IBM POS机,它的仓储、库存、订单处理早就实现信息化管理,不同网点之间很早就联网。互联网的兴起,等于给这类传统产业提供了新的经营方式和机会,而并非整个前后端的重建。所以一时间,除了Amazon.com这种纯电商外,传统零售纷纷自建电商(不是平台),比如walmart.com,target.com,bestbuy.com等等。它内部的ERP系统对接互联网式的营销平台是非常顺畅的。线上订单稍作技术处理,即可直接流转到内部的业务系统中。

而中国的状况基本是倒过来的,在互联网产业兴起后,无论是电商还是O2O都采取了先抢占了用户入口的策略,也就是对用户侧服务(下单)高度信息化了,但供应链或服务链内部的信息化程度却相对低,大量的对接工作仍旧由人工完成。比如早期在线上买电影票的时候,出票不是立即确认的,有些时候要过5-6分钟才会收到确认短信。这是因为部分影院的票务系统没有完全实现电子化对接,而是靠人工后台手工回填信息。

企业兼并、破产、重组,逐步托拉斯化是无法抗拒的历史规律。中国许多产业经过30年的发展也开始壮大、走向规模经营,比如看一下我们城市中核心商圈的餐饮业,早些年遍布街头巷尾的个体餐馆如今几乎消失不见,逐步被真功夫、味千拉面这类的连锁餐饮巨头所取代。

这些摆脱了生存危机的产业巨头,也开始有资源、有意识地来加强内部管理,依托信息化来提升管理效率。美国企业软件市场几乎是互联网产业规模的10倍,存在许多细分领域的ERP、CRM公司。依据类似的逻辑,中国在未来10-20年内,随着产业信息化的推进,确实可能会崛起一批与之相关的公司。

当然也不排除另外一个可能性,中国的产业巨头可能会倾向于自主研发而不是外购,来完成信息化的过程。例如顺丰快递,以及阿里巴巴自建的物流平台——菜鸟网络。当然无论是哪种形式,我认为中国互联网的下半场产业将开始快速兼并,并往行业深层推进信息化。

大数据开发作为信息化的重要一环,我认为未来会更倾向于产业巨头一侧。中国的互联网环境其实对直接服务于企业大数据的纯技术类创业公司并不有利。

因为只有巨头才拥有更全面、更完整的数据,以及相应的技术和人才储备。中国目前并不存在美国硅谷的数据产业生态链,而是呈现赢家通吃,巨头横着长的局面。BAT几乎从产业这头通吃到产业那头,不但对业务产生垄断,对数据也产生了垄断,数据自身也无法得到有效分享。

同样从投入产出比考虑,即便是通过大数据技术提高了哪怕1%的转化,巨头获得的效益也是相当可观的。而相应在中小公司,尤其自身还未实现盈利的创业公司里,“大数据”的投入产出比未必是合适的,而且在自身流量数据不足的情况下,这些数据产生的结论是否有统计意义值得观察,这部分产生的实际效益可能还未必有一些行业经验专家提供的指导更有意义。

近俩年的大数据创业热潮中已经有所验证,除了一些做广告投放效果分析、日志分析的公司外,几乎没有什么公司真正跑出来。

作为细分领域的创业公司,我们更多能做的是深耕细化产业链深层的数据整合,让有限的数据在相应的领域发挥出价值。

以旅游为例,大家总盯着互联网线上用户的浏览习惯、购买行为,用来做用户的精准营销,但实际上,用户的出行过程中存在更多有效收集真实数据的场景。举一个例子,在海外参加大巴团游的中国游客,上车后地接导游可以让大家扫描一个微信小应用,打开就可以看到每天的详细游览行程,以及相应的景点解说和注意事项。客人每天行程结束时,可以在小应用里进行点评服务甚至打赏导游。如果要投诉,也可以上传图片。这些点评不仅及时有效且结构化,可以给地接社老板、组团社老板提供有效的信息反馈,比如行程的品质感受如何,导游的实际服务是否到位,行程安排的是否合理,甚至餐食的供应。这些真实评价数据为以后的决策提供依据,同样也可以在预定平台上帮助用户筛选产品。这些产业内深层数据的采集和挖掘,对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管理效率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