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她在田地中播种育苗;夏天,她在田地中施肥培土;秋天,她在田地里摘瓜卖瓜;冬天,她在田地中锄泥翻土备耕备种。日连日,年复年,她都在田间地头耕耘着,把一块块田地变成一厢厢西瓜地,把一粒粒种子培育成一棵棵枝叶茂盛的瓜苗,让一棵棵瓜苗长出一个个结实鲜嫩香的西瓜,一个个椭圆的西瓜,带来了滚滚财源,从开始的三五百元到三五千元再到如今的20万元。这就是乳源瑶族自治县一六镇团结村委上社自然村现年40岁的青年妇女姜灿中创业走过的历程。

为人妻为人母回乡生活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正是国内南下打工潮最热之际,不到18岁的姜灿中,带着她年轻的梦南下广东东莞,成为百万民工潮中的一员。在那里,姜灿中认识了同样是在东莞打工的乳源上社村的男青年王大雄。从相遇、相识到相知、相爱,2001年7月,姜灿中与王大雄结为夫妻。婚后,姜灿中拥有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夫妻两人继续在东莞务工,每月都有比较固定的收入。2003年,女儿出生更是给这个家庭增加了很多的欢声笑语。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孩子长大要上学了,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陪伴孩子。而在外务工,每年回家的时间不多,和孩子相处的时间有限,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不利。2008年,姜灿中夫妻俩辞去了东莞的工作,回到了家里。

为生存为生活种瓜致富

“回到村里,似乎除了种地,找不到其它收入渠道,但是,我自己从来没有种过地,也不会种地,家里那2亩地,让我头痛不已,不种地,没有收入,种地又不会,怎么办?回到农村,总得想办法生存下来。”姜灿中说起当时的情形。

姜灿中谈到,在村里生活一段时间后,看到邻居或邻村在田地中搭起大棚种植西瓜,也有了种西瓜的想法,但自己连地都不会还能种西瓜吗?想来想去,决定试一试。在试的过程中,她没有直接种,而是主动免费帮别人种瓜,到别人种西瓜地里干活,一边干一边学,学搭大棚、田地分厢、育苗、扶苗、移种、施肥、授粉等。另一方面,上网查阅资料,积极参加培训等,凭着好学、勤劳和不停思考总结,姜灿中总算学会了种瓜。2009年,开始种了几分地的黑美人西瓜。第一年种植的西瓜并没有带来经济收益,反而还亏本了,“但是我种成功了。”她高兴地说。“我想着第一年种,只要成功了,我就是赚的。”

有了种瓜经验的姜灿中,开始慢慢扩大种植规模,从几分地,到几亩地,再到十几亩。然而黑美人的种植虽然简单,但价格却始终卖不上去。一次在路边卖瓜,她发现,旁边那档的拿比特西瓜每公斤能卖6元钱,而她的黑美人,每公斤只能卖到1元多钱到2元钱。于是她决定第二年开始种拿比特西瓜。

姜灿中说,拿比特西瓜种植起来远没有黑美人那么简单,拿比特西瓜适宜温室大棚种植。于是夫妻俩开始进山砍竹子搭棚种西瓜。经过不断学习摸索,姜灿中种的西瓜卖相好,甜度高,销路也好。目前他们夫妻俩种植了十几亩的大棚西瓜,年产值达20多万元。

不保留不保守传技授艺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姜灿中自己富裕了,但她更想让大家一起富起来。于是,在创业致富的同时,姜灿中将总结出的一套科学、高效的种植方法和经验,无偿、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姐妹们。既组织有文化、懂技术的人员组成科研小组、一起研究西瓜生长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讨论学习先进的种植经验和管理办法,又组织村民到自己的大棚里进行现场讲解,并从资金、技术等方面给贫困群众以援助。

姜灿中依靠科技发家致富的事迹在当地广泛传开后,很多人慕名而来,参观学习、取经求教。对于这些人,她都热情接待,毫不保留地把经验传授给她们,甚至上门指导她们建棚、下种、授粉等工作。在姜灿中的带动下,全村只要有劳动能力的家庭都种上了大棚西瓜。仅种瓜一项,上社村大部分家庭收入在10万元以上,成了远近闻名的“西瓜村”。